日前,新任的工總理事長王文淵透露,台塑旗下的南亞科,過去一、兩年已被挖48名高階技術人員,另一記憶體大廠華亞科,更被挖角400多人。雖然台灣人才外流已不是新聞,但這麼高的數字,還是令人意外。 其實,更早之前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就跳槽大陸紫光集團,台積電前高管蔣尚義、梁孟松也選擇加入中芯國際,其他如LED、封測、IC設計等產業也都陸續挖角台灣的專業工程人才。而近來,隨著大陸提出惠台31項政策包括:受聘於在大陸註冊的獨立法人的台灣地區科研人員,可作為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申報,享受與大陸科研人員同等政策;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千人計劃」、「萬人計畫」、「自然科學基金」等等,都是在進一步的吸引台灣的專業人才赴大陸工作。 不只中國大陸,韓國、香港、新加坡等也都積極吸引專業人才,例如:新加坡就提出「全家移民」的誘因,還安排優質的子女教育環境,挖角台灣高科技廠商的中高階主管;香港大學教授的薪資也是台灣的好幾倍。所以對於高階專業人才的競逐是全世界的,如果台灣不能提出更優厚的條件,很難留住人才。 人才的流失不僅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更可能影響到台灣的投資環境與整體國家的競爭力。根據2017年IMD最新的評比,我國在世界人才競爭力評比排名世界第23,在亞洲國家中,雖然只僅次於香港、新加坡位列第三。但是,台灣在吸引及留住人才方面排名卻不佳,例如:台灣在「生活成本」及「人才外流」指標排名皆第47,表現不佳;對海外人才吸引力排名第44,企業重視留才的程度也僅排名全球第38。也就是說,台灣的教育體系雖然可以培養出很優秀的人才,但卻沒有好的環境留住這些人,導致最後都選擇赴外地工作。 事實上,台灣近年來赴海外工作的人數不斷增加,根據主計處的調查,輸送機2005年赴海外就業的台灣民眾為34萬人,到了2013年已經突破了70萬人,2016年則達到72.8萬人。另外,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近九成的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發展或曾有海外工作經驗,因此未來人數恐再攀升。
搞清楚了承載托輥組安裝偏斜時的受力情況,就不難理解輸送帶跑偏的原因了,調整的方法也就明瞭了。第一種方法就是在製造時托輥組的兩側安裝孔都加工成長孔,以便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皮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朝皮帶前進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後移。例如皮帶向上方向跑偏則托輥組的下位處應當向左移動,托輥組的上位處向右移動。第二種方法是安裝調心托輥組,調心托輥組有多種類型如中間轉軸式、四連杆式、立輥式等,其原理是採用阻擋或托輥在水平面內方向轉動阻擋或產生橫向推力使皮帶自動向心達到調整皮帶跑偏的目的,其受力情況和承載托輥組偏斜受力情況相同。一般在帶式輸送機總長度較短時或帶式輸送機雙向運行時採用此方法比較合理,原因是較短帶式輸送機更容易跑偏並且不容易調整。而長帶式輸送機最好不採用此方法,因為調心托輥組的使用會對輸送帶的使用壽命產生輸送設備一定的影響。